回顧2013年,一批曾引起公眾強烈關注的熱點新聞事件得到妥善處理,但也有一部分“斷頭”“爛尾”,不了了之,成為令人詬病的“斷篇新聞”,讓人們不禁要問:“斷篇新聞”是如何斷的?又如何讓新聞不再“斷篇”? 12月以來,部門加大信息公開新舉不斷:遼寧省建立“網絡回應人”制度,專人及時回應公眾提問﹔農業部建立健全涉農輿情回應機制﹔四川省省、市部門年內將全部開通政務微博…… 這些令人欣喜的新動作,讓我們對新聞不再“斷篇”有了更多期待。 網絡特性讓公眾“健忘” 新媒體的出現不斷刷新“新近”的定義,從當日新聞到當時新聞,新聞事件正在加速更新 來看一篇“斷篇新聞”的誕生。 今年8月11日22時,@晨報發布微博“樓頂建超標別墅屋主自稱不怕告”,輿情發酵。次日,隨著網友轉發,“空中別墅”成為網絡上的熱議話題。新華網對事件進行了圖文並茂的全面報道,該新聞被新浪、騰訊等網站轉發,單篇文章轉載達到756次之多。13日,傳統媒體迅速跟進,媒體報道呈密集態勢。新京報刊發文章揭秘違建主人身份。都市快報、重慶晨報、錢江晚報等媒體均就此發聲,一時間輿論沸然……如今,4個多月過去了,新近的熱點滿眼都是,曾經的這個熱點成為媒體上無聲無息的斷篇。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昌鳳說,“從該事件中可以看出,網絡新媒體已經成為熱點新聞的主要消息源和公眾討論平台”。 新媒體的出現不斷刷新“新近”的定義,從當日新聞到當時新聞,新聞事件正在加速更新。正如專家所總結,網絡成為大多數熱點新聞的來源,然后新聞經網絡擴散形成輿論熱點,加速傳播速度。 求新奇快、關注度和點擊率,成為許多網絡新媒體的第一要務。 “新媒體的局限在於,往往注重把新聞傳去,不注重傳播效果﹔如做碎片化報道,受眾難以形成邏輯上的完整認識。”陳昌鳳說。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也認為,受眾關注時大量報道,而熱點降低后則減少甚至不報道,正是網絡媒體的一個典型特點。 新聞事件加速更新換代的同時,也加劇了公眾注意力的變更和轉移,變得“健忘”。“江西南昌洗衣機絞死女童案發生后,有多少人還記得山西被挖眼男童?當重慶女孩電梯暴打男嬰事件發生后,又有多少人記得洗衣機絞死的兩個女童?新的熱點出來后,上一個熱點迅速被拋諸腦后。”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祝華新說。 除了網絡媒體特征,他從三方面分析了“斷篇新聞”的產生原因。首先,在一些突發事件和議題上,有的地方抱著遮和瞞的心態,擔心媒體報道和網絡會影響地方形象和自身形象,會影響一方穩定﹔第二,在一些突發事件和議題上,網民和部門掌握的信息不對稱,對事件性質的判定也有不小的差異﹔第三,輿論熱點具有流動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