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鼻再造術的前世今生 鼻子位於面中部,位置突出,很容易受到傷害。小孩子最常見的傷害來自老鼠,孩子吃完奶後鼻子上殘留的奶會吸引老鼠啃咬孩子的鼻子,這樣的病例在中原和四川比較常見。成年人的鼻子缺損多數是被動物(狗最多)咬掉的,或者是被他人咬掉或者割掉的,也有車禍等交通事故或者工傷中掉了的,極少見的為先天不發育所導致。 鼻子再造是整形外科最古老的手術,大約3000年前後(公元前六世紀),印度有一個姓瓦匠的家族(據推測這個家族很可能就是泥瓦匠)就開始給人造鼻子了。那時候印度有一種殘酷的刑罰,就是將俘虜或罪犯的鼻子割掉。因為鼻子位於面部正中,位置又突出,沒有鼻子太引人矚目,很受歧視和隔離,非常痛苦,於是乎,沒鼻子的人想再造一個鼻子。 那個時代,最會塑形的人恐怕就數泥瓦匠了,於是,印度的瓦匠就用額部的皮膚轉移到鼻子部位再造一個新鼻子,而額部的皮膚供區傷口令其自然愈合。那時候沒有麻醉師,也沒有麻藥,活生生的割下額部的皮膚造鼻子一定是非常非常痛苦的。但那些沒鼻子的人還願意做,足見沒鼻子有多麼痛苦。 在印度人之後,創造出造鼻子方法的是意大利人,他們在1597年前後在文獻上介紹了鼻子再造的方法,與印度人不同,意大利的醫生用胳膊上的皮膚造鼻子,為了讓胳膊上的皮膚能長到面部,胳膊要和頭固定在一起大約三個禮拜。 法國人很久以前還採用面頰部的皮膚造鼻子,因為代價太大,後來很少有人用了。 現代整形外科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,開始階段全世界的整形外科醫生都還是要麼用印度人的方法,要麼用意大利人的方法造鼻子,因為額部皮膚的顏色和質地更接近鼻子,所以,用印度人的方法造出的鼻子更好看,但這種方法是“拆東牆 補西壁”,鼻子造出來了,額部遺留下來個大疤痕,添了新的遺憾。 時間一直到了1976年,一位美國醫生,叫Radovan,發明瞭一個新技術,叫皮膚擴張術,他這個方法也不複雜,就是將一個硅膠製作的囊袋(叫皮膚擴張器)埋置到皮膚下麵,以後間隔一定時間向擴張器內註射生理鹽水,囊內的壓力逐漸增大,頂著錶面的皮膚逐漸生長,其過程類似於懷孕前婦女的肚皮,孩子長,肚皮也長。當皮膚生長到足夠多時就可以用再造的皮膚造鼻子了,額頭的傷口因為能夠直接縫起來,疤痕也就不明顯了 皮膚擴張的方法是已故的張滌生院士和我的老師汪良能教授在1985年前後引進中國的。 現在,只要有條件,絕大多數醫生都會首選用額部擴張皮膚造鼻子。這個方法很多醫生都會做,但要造出一個外形逼真的鼻子難度還是很大,因為鼻子不是一個簡單的倒錐子形,有多個亞結構,每一個細節要重塑很難,一般要通過雕刻肋軟骨支架來塑形,要求醫生有很好的藝術素養和雕刻功底。 鼻子造好的最高境界是再造的鼻子以假亂真,別人看不出來,同時皮膚的供區遺留的疤痕又很不明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