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杂谈 □ 许民彤 日前,官网发布对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专访,冯骥才从文化传承的角度,剖析了“反四风”与社会风气、反的关系,其中严肃指出当下的“月饼文化”已经变质变味:“这些年,我们把月饼奢侈化、土豪化、功利化、庸俗化了,把我们的月饼变质了、变馊了、变味了,实际上把我们传统的美好的东西丢失了,同时把一些功利主义的庸俗的东西偷换到月饼里面去了,造成非常不好的社会风气。别小看这小小一块变味的月饼,我们失去的是整个中秋……” 的确,从民族的文化心理来看,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节日、重视传统、重视节日人情味的民族。在诗人笔下,杜甫的中秋是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;白居易的是“西北望乡何处是,东南见月几回圆”;苏轼说中秋是“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”。在这些美妙的诗句中,洒落的是情,描摹的是态,抒发的是团圆意,表达的是回归心,寄托的是幸福的,蕴含的是美好的渴望,诉说的是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。这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“中秋文化”,荟萃了其中的诗意和人文。 对于年复一年的节令、节日,大自然本身不过是遵循着一种自然在不息地运行。而人类却本着自身的生活需要、认识能力和情感需要以及,去赋予它一定的内涵和标志,于是它就要和人们的生活、思想、感情发生许多关系,这就有了节日的概念,产生了对节日的文化感怀。 民族学告诉我们,各种文明程度不同的民族,对于节日大都有隆重的表现和很强的仪式感。而诗人是的,对于中秋节——这样一个明月高悬、千里共婵娟、家家团圆的重要标志,不免有一番感慨,其实,这和到了春天草木要发叶开花是一样的。所以,对于诗人的这种节日情怀,很容易理解——中秋佳节,不只是一个岁月时节,它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内容,更具有包含着美好希望和的文化价值和价值。所以,从古至今,对于“中秋”的情结,或许我们每一个人的感受体味有所不同,但却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集体文化意识,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历史文化记忆。 然而,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、商业消费文化的流行、时尚生活方式的冲击,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多样化,每到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,我们总是感到无聊,没有什么意思。就说中秋节吧,人们的感受就是吃吃月饼,节日成了“舌尖上的表演”。而社会上的那些“天价月饼”、“人情月饼”,就像冯骥才所说,更是“把月饼奢侈化、土豪化、功利化、庸俗化了”,让中秋文化变了味,“把我们传统的美好的东西丢失了……” 对此,我们不禁困惑和犹疑——为什么“月饼文化”变成了这样?甚至“中秋文化”也缺失了应该荟萃和蕴含的诗意和人文?这是时代的发展变化,还是生活的原因?是文化心理的原因,还是社会文化的原因? 原因不止一两个,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,是我们自己把这些传统节日简单化、商业化,甚至功利化、庸俗化了;是我们正在冷落了我们的历史和传统,忽视甚至失去了关于传统节日的民俗知识,正在淡忘节日带给我们的仪式感和感。当我们缺失了对中秋文化诗意与人文的尊重,却用功利化的、消费化的态度对待“月饼文化”、“中秋文化”;当我们忘记了传统,传统在当代生活中的越来越少时;当我们的没有了“根”的时候,我们就把传统丢失了,“把我们传统的美好的东西丢失了”。 这样的现实告诉我们,对民族文化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颗“的心”,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向传统、向文化表达;应该以舍我其谁的,把整个民族的文化放在自己肩上,用身体做围栏,民族文化的家园。 延伸内容: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