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上午,中国最的国际新闻摄影大赛―――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(简称华赛),在成都揭晓2015年评结果。重庆晚报首席摄影记者冉文,以一组新闻图片《中国云南鲁甸发生6.5级地震》,获得战争灾难类优秀。他也是战争灾难类作品10位获人中,唯一中国获者。 其实,包括冉文在内,重庆晚报有一大群扎根基层的优秀记者,他们致力于表现人们状态,展示人们的命运情感,执著于为每一位读者传递最好看、最有用的新闻。 2014年8月3日,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.5级地震,重庆晚报首席记者冉文、夏祥洲、彭光瑞接到采访任务后,第一时间赶赴事发地。在当地医院、震中、抢救现场,他用相机记录下灾后人们的生活,以及面对危难时相互间的真情。 今年2月初,冉文将鲁甸地震中感受最深的10张新闻图片投向华赛组委会,最终从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新闻摄影工作者、3万余幅作品里脱颖而出,获得战争灾难类优秀。这是冉文第一次参赛得,从、法新社、透社、纽约时报等国际参赛阵容,以及参赛内容涉及叙利亚冲突、乌克兰动荡等大事件,评委组涉及10个国家和地区来看,获得这份项实属不易。 冉文认为,探访新闻故事的背后更不易。他仍记得在鲁甸县医院遇见的小女孩杨正巧,为救出被石头砸中的哥哥,在废墟里拼命刨土,直到双手骨折。“镜头是冷冰冰的,但和眼泪是热的,这个时候我的,只能是倾听者。”冉文说,无论是面对失去哥哥大哭的杨正巧,还是站在废墟里呐喊的父亲,抑或是抱着孩子默默流泪的年轻母亲,他都选择不打扰、不干预,记录下人们的语言和表情,表达那时最真实的现场和情感。 曾在第三军医大学部担任宣传干事的冉文,已在重庆晚报工作15年,他认为图片新闻的闪光点,不在干瘪的表面,不在图像的策划,而在于透过镜头,抓住人性的真实和本质。与他一同前往鲁甸灾区的重庆晚报首席记者夏祥洲感叹,他是一位新闻性很强的前辈,患有严重糖尿病,带病采访不说,坚守现场、执著敢闯的,更是重庆晚报年轻记者的榜样。 冉文取得的成绩,只是重庆晚报记者在国内外各类新闻大赛上取得的众多成绩之一。冉文之前,重庆晚报摄影记者杨帆2009年拍摄的《重庆出租车加气难》新闻图片,在2010年获得了华赛经济及科技类优秀。 今年是重庆晚报30岁生日。30年如一日,重庆晚报人以“只要肯跑基层有草”为座右铭,用汗水、真情、脚步,努力诠释每一条新闻背后的故事。 重庆晚报时政部记者吴娟,挖掘最基层的新闻事件,好新闻必须先打动自己,才能传递给他人,“不到最后不离开现场”是她的工作。为此,她采写了大量来自基层、反映群众呼声的鲜活。去年4月,她在走基层、转作风、改文风活动过程中,挖掘出好新闻《一根枯树枝,砸出一场大排查》,报道铜梁区一对普通父子,因差点被两米长的枯枝砸中,找当地市政园林局长评理的过程,鲜活地还原了一场职能部门的圆桌会。 重庆晚报首席记者彭光瑞,长期奔波在市内各大医院,跳出开会和枯燥的文件,在医院楼层里寻找接地气的感人故事。去年,为救助来自贵州的脑瘤患儿狗狗,他在狗狗一家人租住的房屋里,与他们一起生活了4天,记录下狗狗的父母带着狗狗来到重庆,为给狗狗寻找一线生机而作出的所有努力。随后发表的《四岁娃患恶性脑瘤,夫妻租房等待捐献遗体》报道,不仅成为2014年度最具影响力的新闻之一,更把广大的读者、单位团体、医疗机构的爱心汇聚在了一起。 面临互联网时代新的冲击,重庆晚报人选择坚守新闻,选择承担社会发展观察者、记录者和守望者的历史职责,选择把深度和本质呈现给读者。未来的日子里,重庆晚报将继续与读者一道,风雨兼程,用文字和,去发现社会的奇迹。重庆晚报记者李琅 文章来源于http://www.daosimt4.com/MT4平台出租 |